国务院常务会议(下称“国常会”)近日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,是继2015年“互联网+”行动之后,新一轮国家级产业发展的重要部署。
国常会指出,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,要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,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、市场规模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,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、深度融合,形成以创新带应用、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。
国常会作出了一系列部署,明确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,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;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,强化算力、算法和数据供给;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,加快形成动态敏捷、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。
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,近段时间以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数据局、国资委、工信部、商务部等部门加快部署“人工智能+”,在推动高质量数据供给、建设数字新基建、打造“人工智能+消费”场景、深化央企AI+专项行动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多方面密集推出政策措施,并明确下阶段发展思路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加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将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,推动赋能高质量发展。
推进AI规模化商业化应用
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”。
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此前表示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就是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机遇,使我国的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规模优势充分结合,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应用,努力推动人工智能真正赋能千行百业、走进千家万户。
“社会各界应用需求强烈,处在应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。”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、新闻发言人蒋毅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,经过市场初步检验,人工智能已具备解决一些现实场景中复杂问题的能力,对产业降本增效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作用越来越凸显。
他表示,智能化新产品新场景近几年竞相涌现,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穿戴、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,智能机器人进工厂、进家庭渐成趋势,各类智能体已在生产生活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千行百业,国家发改委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。
蒋毅表示,下一步,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,注重让市场有方向、有信心,注重务实管用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。
一方面,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,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、市场规模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,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、深度融合,形成以创新带应用、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。
另一方面,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夯实算力、算法、数据、开源、人才、安全等方面基础,加快形成动态敏捷、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,更好支撑技术落地和产业发展壮大。
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
算法、算力、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。国常会要求,要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,强化算力、算法和数据供给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构建开源开放生态体系,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。
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此前表示,将从三方面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: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,持续推进数据流通交易。刘烈宏表示,基于我国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,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、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。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,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到哪里,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。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,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。过去一年,大力实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,协调推进算力建设与能源设施协同布局。今年底将实现60%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,新建大型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占比超过80%。
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,激发了对算力的旺盛需求。特别是智算,成为以大模型、智能体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稳定运行的坚实保障。
工信部在部署今年下半年工业和通信业重点工作时提到,推动5G和千兆光网普及提质,持续推进“信号升格”专项行动,加大万兆光网试点推进力度。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,提升智算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。
工信部原副部长王江平在刚刚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表示,中国智能算力产业取得显著进步,但国产生态体系培育仍需深化攻坚。他呼吁算力芯片企业与科研机构增强紧迫感,加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;强化协同合作,深化产学研用融合,共建标准与生态;坚持需求导向,精准对接实体经济,让智算真正成为生产力跃升的动力,赋能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工信部日前还印发了《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》,提出到2026年,建立较为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、标识和规则体系。应用场景方面,开展算力互联网试验网试点,赋能产业普惠用算。到2028年,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,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、实时发现、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。
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,通过基础互联、设施互联、资源互用、业务互通、场景赋能、安全保障的系统推进,我国将探索构建高效协同的算力互联网,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算力保障。
AI成央企“十五五”规划重点
国常会要求,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,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。
去年2月,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央企“AI+”专项行动,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应用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升级。一年多来,随着专项行动持续深化,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、能源电力、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,超500个场景布局应用人工智能,科研、生产、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。
国资委明确,着力强化中央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要素支撑,在编制企业“十五五”规划中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,打造更多科技领军企业,孵化培育一批初创企业。
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对第一财经表示,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人工智能是其中的主要产业之一,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关键引擎之一。中央企业在该领域的发展,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,促使企业实现技术创新,提高生产力和效率。
国资委指出,下一步将更加突出应用领航,瞄准战略意义强、经济收益高、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,强化行业协同、扩大开放合作,加大布局力度,更好服务千行百业;更加突出数据赋能,将以龙头企业为牵引,分批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,提升通用数据集质量和多样性以服务大模型训练;更加突出智算筑基,夯实算力基座,为技术突破、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。
此外,国资委还将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大资金投入,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、战略资本、耐心资本,优化人才引育,建立更加符合行业特点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。
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张闯认为,央企在能源、交通、通信等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,其大规模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,能够加速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。
张闯表示,央企掌握着大量的行业数据,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、清洗和共享,能够为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,提升模型的性能和准确性。央企还可以牵头建立数据标准和规范,促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,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VIP课程推荐
APP专享直播
热门推荐
收起
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,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(sinafinance)